xy

xy

#01ブログの執筆を開始

前情提要:六月份研究生毕业,回了一趟家呆了几天,然后去了趟上海和無錫找大学室友玩了几天,之后回武漢在朋友那住了幾天,七月一号入職,到現在已經上班兩個多月了,目前感覺上班後的狀態比讀研期間鬆弛多了,而且壓力沒有那麼大,大小周 / 單雙輪着休,平時白天上班八小時,六點下班後晚上有屬於自己的時間;讀研期間一周六天在實驗室,週末單休,晚上也回去得比較晚,做實驗與發論文的壓力也比較大,而且讀研的三年基本是疫情期間也比較少出去玩;anyway 都過去了,往前走吧。上班期間猝不及防七月中一陽了,差不多經過了一個月,到八月中身體才差不多恢復過來,現在又可以倒騰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了。

現階段的日常生活主要分以下四大塊:
身體健康:按時作息保證睡眠,按時吃飯與加餐 / 增重,適當運動
專業精進:日常工作與學習,逐漸熟悉項目內容,嘗試研究課題
業餘生活:輸入(信息源 / 書影 播客 關注的人),輸出(梳理想法 / 記錄 blog)
興趣愛好:羽毛球,唱 k

至於為什麼開始寫 blog,前面已經提到一方面是由於工作後自己的空餘時間多了,並且今年自己的心態也處於比較鬆弛的狀態。之前好像看到過中二怪在即刻上寫的話(嘗試找了下原文,一時沒找到),大致意思是鬆弛和閒暇才能帶來新的想法和創造力,緊張和忙碌的狀態會阻礙接收新的想法。同時寫東西的過程可以梳理頭腦中的想法,將頭腦中的思緒捋順,通過記錄下來可以釋放一部分大腦的運行內存。平時主要以輸入信息為主,在輸入的時候也會帶着一些思考,不過那種思考相對較淺,用文字把自己的思考寫下來可以讓自己進一步思考,並且較為系統地梳理出來。凡事講究一個平衡,平時輸入的同時需要進行一些輸出,這樣也可以相互促進。
其實大學的時候就有想法開一個公眾號,自己寫一些內容公開,後來也註冊了一個賬號,也發了第一篇文章(主要是摘錄的內容),再到後來也沒有再更新了。此外也嘗試在一些平台上寫一些內容,不過也沒有持續寫。
目前在一些平台上的記錄:微博上主要發日常記錄與小結、清理一些相冊中的圖文照片;豆瓣主要記錄看過的書影,寫一些短評;在 flomo 上進行日記錄、摘錄;在即刻上發過一點平時的想法記錄。

通過過往的一些經歷,總結了幾點寫作時需要注意的地方:
1. 寫作是自己想寫,梳理並清理自己的想法的一種方式,而不是重點想獲得他人的關注,自己的 “動作” 會變形並且心態也會失衡;
2. 建立自己寫作的基本流程,首先打開寫東西的頁面(電腦上的 word 或者手機上的錘子便簽),留出一整塊時間來寫完初稿,然後再進行檢查修改或再發出去;
3. 寫作的內容發出之後就相當於把作品交出去了,後續不需要對其有過多的顧慮,寫了的東西發出去後即使後來自己再看覺得不好也不要去刪掉,讓它在那裡,它也是自己的一部分,往前走吧,然後去迭代就好。

創作是艱難的,我願意試着去創作一些東西,並且盡可能地持續創作。讓一件事情盡可能長地持續下去,需要自己盡可能少地調動意志力。(2020 年暑假有參加過瀟洒姐的 100 天寫作訓練營,前期寫了十多篇文章,到後面越來越懈怠了。)這次打算寫 blog 持續更新在 xLog 上,目前打算的更新頻率是一周一次。寫的主題可能包括但不限於:日常想法的延申,輸入(看書影聽播客 關注的人)的梳理與啟發,生活記錄,學習記錄。

読み込み中...
文章は、創作者によって署名され、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に安全に保存されています。